微信不再提供小程序打开App技术服务,如何抉择是新话题
在小程序诞生初期,因为自运营入口有限、用户对小程序缺乏了解、担心对小程序掌控力有限等等原因,开发者们有所迟疑。不过随着各路商家,甚至是奢侈品品牌陆续在小程序开店;各级政府,甚至是国务院陆续把便民服务搬上小程序。小程序此时此刻的产品价值,与2017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值得关注的是,小程序的规模还在快速增长中,且愈发成为一种商家的标配渠道。
到今天为止,答案或许并不悲观。如果从支付宝的数据来看,过去一年小程序规模的增速达到了50%,相对于2018-2019年的增速并未放缓。
包括“我的小程序”在内,这些核心自运营入口遵循统一套平台机制,商家自运营服务越好,公域给到的资源越多。
不过再往后看一步,做到了这些,小程序是否就能实现用户对数字化服务的期待?或许还没有。除了让用户有足够的服务可以选择,能够方便地找到,小程序这个物种向行业里许诺的“智能”,是未来应当实现的目标。
小程序为服务而生,如果小程序平台只是简单地聚合服务,那么与App store并没有本质差别。理想的小程序平台应当有能力从用户需求出发,在使用服务前、中、后的各个环节,把服务智能地串联起来,做一个智能秘书的角色。
未来,当“小程序”完全成为人们生活的基础工具,这三个字本身可能会被人们忘记,就像当人们已经把移动互联网与App划上了等号。不过在哪一天到来之前,小程序还是个有很大空间的新产品,而微信和支付宝这类平台要付出的努力,也还很多。
所以提醒大家还没开发小程序的用户这下可以放下的来找我们来做开发了,小程序在未来的趋势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